在司法拍賣實行互聯網電子競價之后,重慶產權交易市場再有創新之舉。根據重慶市政府近日出臺的《重慶市戶外廣告位經營權公開出讓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的規定,自今年12月1日起,重慶市城市范圍和公路建設控制區范圍內的所有戶外廣告經營權全部進入重交所公開出讓。
重慶破冰戶外廣告治理新機制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戶外廣告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由于戶外廣告市場的多頭管理,在廣告位規劃和審批、廣告制作和內容審查等多個方面存在缺失,導致了行業一直處于粗放式經營狀態,城市也因這種無規劃無秩序影響了整體的美觀。
上述問題在重慶也同樣存在,該領域的改革和治理也一直為重慶市政府所重視。
“重慶在2005年就出臺了《戶外廣告管理條例》,但一直沒有切實履行,戶外廣告位的審批雖然說是各區縣的市政部門,但實際上的情況是,哪里設廣告位、批給誰,基本上是各區縣領導說了算”,重慶市市政委有關人士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說。
到2008年8月,針對戶外廣告過多過亂,商業氛圍太濃,內容檔次低造成視覺污染等問題,重慶市政府發布了《關于清理整治主城區戶外廣告位的通知》,暫停了戶外廣告的審批,加快清理戶外廣告的拆除工作,同時啟動行政首長問責制,就此拉開了重慶戶外廣告整治的大幕。
2009年9月,重慶市又制定了《戶外廣告專項治理工作方案》,開始探索建立戶外廣告管理長效機制,并于今年初在全國率先啟動了戶外廣告“三性”(合法性、思想性和藝術性)審查,通過建立市、區兩級廣告內容評價專家咨詢機制,規范戶外廣告發布,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截止2010年10月,重慶主城區共拆除戶外廣告57萬平方米,戶外廣告整治拆除工作全面完成,進入規劃編制階段,隨后,重慶市政府就發布了《戶外廣告位經營權公開出讓暫行辦法》,規定重慶市城市范圍和公路建設控制區范圍內的所有戶外廣告經營權全部進入重交所公開出讓,該辦法于本月1日正式實施。
以市場優勢搭建戶外廣告位經營權交易平臺
事實上,戶外廣告位經營權出讓在國內產權市場上已有先例,在一些地方還以政府令的方式將其納入產權交易市場,上海、江西、湖南、安徽、杭州、珠海、中山等地產權交易所都開展了戶外廣告經營權交易業務,重慶此次出臺的《暫行辦法》既是對其他地區相關規定的經驗總結,也不乏創新之處。
新浪產權注意到,這份《暫行辦法》規定,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部門應根據城市總體規劃,按照協調、美觀的要求,會同規劃、工商、建設等有關部門編制戶外廣告設置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公布實施。
“這次重慶市的戶外廣告規劃將是一次徹底的、系統性的重構,目前全市已經拆除了大量戶外廣告,由相關部門進行重新規劃并得到嚴格審批以后,才能由重交所受托出讓,整個過程有著嚴格的程序設置,審批和出讓機構是分開的,保證了公開和透明”,重交所董事長劉軼茙介紹說。
《暫行辦法》規定,政府投資建設的公共設施范圍內戶外廣告位經營權,由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部門作為出讓人委托重交所公開出讓,其他戶外廣告位經營權出讓,由產權人向所在地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或由該部門征得產權人同意后,納入統一的公開出讓方案,由該部門作為出讓人委托重交所出讓。
“屬于政府投資建設形成的廣告位經營權將有一半用于社會公益,另一半作為商業廣告位出讓后,這會提高政府的財政收入,更好的用于城市設施基礎建設和管理”。
另外《暫行辦法》還規定,戶外廣告位經營權出讓收入扣除出讓成本,由政府和業主按照3:7比例分配,“通過公開交易有利于發現投資人、發現價格,這將讓業主收入增長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劉軼茙說。
在標的的設置和交易細節方面,《暫行辦法》還規定“戶外廣告位經營權應當以區域或者道路為最小單位進行出讓”、“戶外廣告位經營權有效期一般為3年,最長不得超過5年”、“受讓人取得經營權的可以根據需要再次轉讓,但要符合對受讓人的要求”等。
劉軼茙對新浪產權說,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書記周永康評價重慶司法拍賣指出的“這是社會管理的創新”相似,重慶戶外廣告位經營權進場公開出讓也秉承了“社會管理創新”的思路,其益處顯而易見。
首先,戶外廣告位經營權進場出讓,是運用市場經濟手段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和效益的最大化,將有利于整合優勢資源,促進重慶戶外廣告的可持續發展利用,促進戶外廣告業做大做強,為城市建設籌集更多資金。
其次,這一創新有利于探索精細化城市管理,提升重慶的品位和形象,“可以預見,根據戶外廣告合法性、思想性和藝術性的要求,重慶的戶外廣告無論從內容到表現形式上都將有一個大的進步,還會提升廣告制作等相關產業的專業化水準,讓城市更漂亮”。
同時,進場出讓還能夠從源頭上推進重慶的黨風廉政建設,“作為特許經營權的戶外廣告位經營權統一進場、集中交易、集中監管,在某種意義上,是市場化改革從國有經濟領域向公共領域的延伸,彰顯了產權市場在經濟社會改革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依托其規范、透明的市場化運作模式,發揮價值發現、源頭治腐和資源優化配置的功能”。
產權市場的復制和疊加效應凸顯
作為共和國最年輕的直轄市,作為四大央企產權交易平臺中最年輕的一個,重交所在近幾年來的發展中給業界的感覺非常踏實,非常穩健。
“我們的思路是每年會有一兩個創新,不求多,但是每個創新都要做到盡善盡美,要力爭做到100分”,劉軼茙對新浪產權指出。
從2004年成立,重交所由最初的重慶市屬經營性國有企業交易,到2005年將重慶市國有涉訟資產交易納入交易所,2007年成為第四家央企產權交易平臺,2009年成為全社會各類涉訟資產交易平臺,而今又實現了戶外廣告位經營權交易的進場。
數據顯示,截止今年11月,重交所累積完成各類交易項目10577宗,實現交易所1596宗,成交率達到81%,競價率58.7%,增值率逐漸遞增,平均增值率達到16.6%,2010年至今的增值率更是達到20.8%。
劉軼茙指出,權益類資產交易盡管品種很多,但對軟硬件和人才的要求具有很強的相似性,“一種進場資源做好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就有可能吸引更多資源進場,這讓產權交易市場有很強的復制性,產生業務逐步疊加的效果,同時也促進產權交易平臺逐步壯大”。
成都戶外廣告寫真公司為您整理。
編輯:2012-11-03 被訪問:3717次 www.worldwidechurches.net 李學亮